發表文章

【新版SAT線上考試,當天考場實況:報到~結束】

圖片
  【新版SAT線上考試,當天考場實況:報到~結束】 這是兒子第一次報考 SAT,本來想在網路上找相關考場經驗來看,但今年剛好碰上 SAT的考試改革成新版,而之前只有三月和五月兩場考生,所以網路上沒什麼新版的考場實戰資訊分享。今天兒子自己考了一場、走過一回,所以就決定花些時間寫下來,幫助大家了解這個過程~   之前聽說 SAT考試在六月、十月、十一月是最多學生報名的(一年總共有七次:三月、五月、六月、八月、十月、十一月、十二月),我記取了朋友的教訓~“曾為孩子報名報得晚,然後客滿只好報到羅德島州去,一早五點開車殺下去”,所以當兒子一決定要考六月的,我們就開始密集注意何時開始報名,結果在二月初報上了六月一日的 SAT考試。我們這個城市的公立高中就只有一所開放報名 SAT,而其它城市的學生也可來報名,所以更快就額滿了(從開始報名到額滿約一個半月~兩個月,尤其在三月考試放榜的那一天立馬有很多考不好的 Junior學生來報六月場)。   SAT為了預防做弊而改革成新版,一律都改線上考試~ 除了考試時每位學生電腦跳出來的題目順序都不相同,而且第一階段的數學題目的數字會不同,第一階段的英文題目也會有些是完全不同的;而兩者到了第二階段,連每位學生分到的題型都有很大不同(若學生第一階段得分高,第二階段出現的題目會較難)。SAT已有快一百年歷史,累積了大量題庫(考完後題目是不准外洩的,官方只公布幾次的考卷讓學生練習),而且個別題目已在不同考場組合、出現多次,所以對於每題的難易與應得分數的統計數字趨於客觀。儘管有分析者認為某些月份的考試題目經常比較難、而某些月份的考試經常是較簡單,但依照這「愈難的題目得分愈高」的規則下,SAT的目標是「在同一學生沒有繼續加強準備SAT的情況下,假設一年連報七次考試,這七次的分數都會是相近的(二十分之內)」。所以即使遇上比較簡單題目的場次,差別應該也只在於“考時自我感覺較好”而已。 新版的改變還有~考試時間縮短成 2h 14m(之前不含作文要 3小時整)。   考試前幾天,需要上線comfirm,然後把這Admission Ticket印出來,有的考場當天會掃這上面的 QR code。 另外,考試前還要準備好:Photo ID,電腦(充電器),計算機,筆,水。   通知上寫 7:45AM 到,我們當天提早了...

【 阻礙成功的特質, α世代的小孩全有了】

  【 阻礙成功的特質,  α 世代的小孩全有了】   注意力不停地移轉、失去好奇的探究心、片段的思考習慣、就怕浪費時間在長文長片上的 α 世代來了!你家小孩也有這四大特質嗎? 現為 0 ~ 12 歲的世代,也就是目前小學以下的族群,被定義為  α  世代(出生於 2010 年之後)。這些孩子多誕生在雙薪家庭、在豐沛的資源下的成長,是繼嬰兒潮後的富三代。他們與  iPad  和  Instagram  一起誕生,自幼的玩具便是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與應用程式。   十年內, α 世代的人口將達 20 億人,成為全球人數最多的年齡層。他們將在 2040 年成為社會的主要生產力。   之前長達三年的新冠肺炎疫情使得個人行動受限,驅使  α 世代毫無抗拒地接受非實體的人際互動方式,並習以為常,也更深化  α  世代與數位產品的連結。遠距上課成為每個  α 世代腦中的學習經驗,並使得他們盯在 3C 玻璃螢幕上的時間與機會都大幅增加,因此也被稱為「玻璃世代」。他們在線上遊戲的行為模式取代了我們以往與同伴在公園一起玩的經歷,這些沒有純真童年的α 世代正在虛擬與現實生活之間逐漸混淆失序。   個個都是數位高手的 α 世代,在網路上遨遊有如超人般的無敵,但卻養出了阻礙成功的四大特質~   特質一:持續力、專注力幾乎不存在 因螢幕上好玩的事物太多, α  世代就算對某些事物產生興趣,也可能持續不久。   如果你注意觀察成功人士,你會發現他們都有一個共同點~極其專注。 科學家發現保持專注的能力是一個人未來成功的重要指標,像史蒂夫喬布斯或比爾蓋茲這樣的許多有影響力和非常成功的人都強調了專注的力量。比爾蓋茲與華倫巴菲特第一次相識的時候,蓋茲的父親分别给他们一人一張卡片,讓他們在上面各寫一個詞,描述究竟是什麼成就了自己,结果兩個人的答案竟然一模一样,都是「專注」! 巴菲特還說:“專注是我人格中最强大的一部分”。   特質二:失去探究好奇的驅力   α  世代的父母多為   Y世代( 30 ~ 40 歲),他們習慣用  Google  搜尋資料,而較年...

【麻卅高中生菁英樂手選拔MMEA,考度到底有多難?】

圖片
  【麻卅高中生菁英樂手選拔MMEA,考度到底有多難?】 MMEA是全國音樂教育協會 (NAfME) 的聯邦州協會。聽不懂?沒關係,套一句朋友說的:這是麻州的音樂教師部門的自組協會,目的是用來每年吸金一次($20 甄試費+$35 訓練費+$10 每家長門票費)以增加麻州音樂老師們的荷包。。。 最先開辦的是All-State (每一個州都有),至今70年歷史。後來麻卌報考學生的人數越來越多,只好以行政區的方式讓各地先篩選出優秀名單、減少人數後,再最後統一甄試All-State。之後衍生出Senior Festival (既然都費力氣跑一遍流程了,幹嘛不順便撈一筆。今年第66年)。之後再出現跟All-State完全無關的Junior Festival(今年第52年)再撈最後一把。 All-State、Senior(今年第66年)、Junior(今年第16年)都皆有四個項目:交響樂團、Concert Band、Jazz Band、Chorus。兒子在交響樂團拉小提琴,所以此篇文章主要是由交響樂團的小提琴經驗為出發點。 麻州分成 5 個 District區(共有357 town)。 每年,這五個學區都會個別透過甄試選拔,成立自己區的交響樂團(高中部11月甄試、國中部1月甄試),執行為期兩天的音樂節訓練及表演(高中部1月音樂節、國中部3月音樂節),為此區選拔出來的菁英樂手學生們舉辦合奏。甄試名單需要由學校的交響樂團指揮老師推薦,所以學生必須當年得參加學校的阿貓阿狗交響樂團以符合受推薦資格(自學生聽說可以找任一學區的board member推薦)。公立學校 + 私立學校全都可申請。高中部為9~12年級,國中部為7~9年級。 高中部的Senior是一年中最先開始甄試(11月4日星期六,五個區同一天不同地點執行)和結束表演(1月6 日,五個區同一天在不同地點執行)的;再來是All State(菁英中的菁英,只有Senior前半坐位的學生們才能在甄選名單內,四種樂團皆是如此,五個區也皆是如此。1月20甄試,3月22日表演);之後才換國中部的甄試(1月27日,3月8日表演)。 交通方面是由各學區提供一輛巴士載往甄試和表演:星期五送去接回,星期六單程送去,星期六的表演結束後要家長們自己接回(原因為是了逼迫家長前往,買票聽表演的機率才會高,的確是符合朋友陳述的坑錢吸金原則)。 訓練...